栏目分类
停火希望破灭,俄罗斯拒绝妥协,战局的未来走向不容小觑

在特朗普口中,俄乌和谈的进展红红火火,听上去仿佛和平就在不远处。

然而,真相可不是那么简单,美国提出的和平方案几乎被俄罗斯全盘拒绝,理由嘛,简单粗暴,双方根本不能达成一致。

美国国务卿卢比奥在巴黎会见英法德等国,奉上一份和平框架,希望能平息这场已经让人烦不胜烦的战争。

要想要停火,得赶快决定,否则美国可不想再掺和。

方案的内容是这样的:首先要永久停火,随即开始谈判;然后,欧洲和非欧洲的国家将给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;乌克兰不来北约,但有资格加入欧盟;美国承认俄罗斯对克里米亚的主权,也承认它对乌东四州的控制权,作为交换,俄罗斯得把在哈尔科夫州占领的地方还回去;至于扎波罗热核电站,乌克兰名义上拥有,但由美国运营,电力则供给俄乌两国;还得确保乌克兰能在第聂伯河自由通行;美国和乌克兰会合作进行重建,提供矿产合作的协议;最后,自2014年以来对俄罗斯的制裁全都解除,双方在能源和工业领域深化合作。

这份方案真是聪明绝顶,特朗普不费吹灰之力,偏偏抓住了乌克兰的矿产和那座可观的扎波罗热核电站,战前占乌克兰发电总量的20%以上,简直是一块香饽饽!

可别忘了,俄罗斯也有自己的算盘。

美国想通过承认克里米亚和乌东四州的主权,换取俄罗斯的让步,看似给了俄罗斯面子,其实就是给了自己埋下未来的隐患。

这一切并非简单的互惠互利,真正的分歧在于双方各自的核心利益。

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对此表示不屑,干脆给出自己的一套方案,前提条件可谓苛刻:乌克兰不加入北约,要中立!

废除限制俄罗斯语言和文化的法律!

国际社会需要承认俄罗斯对克里米亚及乌东四州的主权!

还得让乌克兰非军事化,解除对俄罗斯的制裁,归还冻结的资产。

与美国的方案相比,拉夫罗夫的要求直截了当,根本不留情面,拒绝得相当坚决。

即使美国摆出一副强硬的姿态,威胁再不停火我就不管了,俄罗斯却完全不在意,态度依旧强硬。

这背后,俄罗斯其实是在实时调整自己的战略。

一样的要求早在战争开始时就已经提出来过,巴拉巴拉的一大堆条件,最后归结为保护境内的俄罗斯人和文化,这是根本。

长达三年的战争让他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,自然不会轻易放手,况且那些占领区里大多数都是俄裔,普京清楚,放弃这些地方是自绝于未来的战争。

再加上,战场上的变局也给了俄罗斯更大的筹码。

他们不再是另一边眼中的纸老虎,反而在军事上有了更强的实力,已经成了可以继续打下去的强劲对手。

反观特朗普从声称24小时解决冲突,到如今的100天承诺,结果却没有任何进展,这种失误让他日渐受到批评,而他施加的压力恐怕会更加向乌克兰倾斜。

就在此时,俄罗斯在北约边界处也展开了新动作。

根据华盛顿邮报报道,俄罗斯在芬兰边境100英里处扩建军事基地,计划建设一个能容纳数万士兵的军营,这动作简直是一种明示,释放了一个强烈的信号。

对照西方媒体的分析,三年战争的结果竟是俄罗斯军队的壮大。

军队人数从100万增长到150万,军费开支猛增至6%以上,生产T-90坦克的能力从开战前的40辆提升到每年300辆,火炮和无人机的生产力也大幅改进,简直是一种不可小觑的实力上升。

各国情报机构都在警告,若北约以怯懦的姿态应对俄乌冲突,未来五年内,俄罗斯或将重新在欧洲抛出军事威胁。

特别是波罗的海国家已经抓到这个信号,感觉下一步可能会在战争中迎来新的挑战。

如果再次爆发战争,俄罗斯的目标是什么?

一名欧洲情报官员给出的答案,竟然是试探北约的凝聚力,或许会选择爱沙尼亚这样的小国,作为他们的第一步,以此验证北约的反应。

至于美国,想以强权威严阻止这样的局面,但面对俄罗斯的决心呢?

整个局势如同一场高风险的博弈,双方都在暗中加注,俄罗斯没有削弱的迹象,反而是在为下一轮的较量做缜密的准备。

毫无疑问,双方在谈判桌上的抗衡,显然更加坚定。

一切,又将痛苦地重演。